第(2/3)页 倒不是李余强行攀亲,这李孝逸是太祖李渊从弟李神通的儿子,跟太宗李世民一个辈分,论起来,天后都得叫声叔公。 当然,李余还有后话。只要李孝逸敢“勉为其难”地认下了这门亲戚,那一切都好说了。 太公嘛,很厉害的哟! 您年高德勋的,是不是主动把锅背起来比较合适呢? 只是,李孝逸也不是个二愣子,被人吹捧两句就找不着北了,立刻很聪明地严辞拒绝了这个“荣誉称号”:“君臣有别!殿下万万如此称呼,实在是折煞老臣了!臣不敢!” 话被堵死了,李余的后话也就无从说出了。 但他还是不死心,决定继续甩锅:“李大将军,我年少无知,又不熟悉军事,一旦出征,一定会唯将军马首是瞻,请将军放心!” 你是主将,我只是个监军——监督你们别跟着一起叛乱的监军,所以,你尽管放心,我一定不会分你的权,更不会在军事方面瞎比比,保证不影响你打胜仗。 我这份诚意,够足了吧? 但李孝逸居然是个淡泊名利的高人,一点都不在乎权力的大小。正愁着万一吃了败仗怎么推卸责任呢,天下就掉下个小太子。 感谢天后的疑心,感谢大唐军制凡大军出征必派监军的规定,哦,还要感谢列祖列宗的保佑。 是你们共同发力,才让我没了后顾之忧,只管放心等着立功受奖啊! 来之前李孝逸就想明白了,一切都听李余的,不打折扣的服从。 让进就进,让停就停,让左拐绝不直行! 而且,他也深知,哪怕是只用一天时间就平定了叛乱,可但凡李余少了一根毛,他也是死罪。所以,打死他也不会让李余去前线,靠近都不行! 咱们呐,就在后方待着,喝喝小酒、听听小曲,玩一样就把事给办了。如果有那不识趣的人问起,立刻就啐他一脸:“这叫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懂?” 听李孝逸这么安排,李余放心了,却又有些不好意思:“这么干,是不是有点不要脸呀?” 前方士卒拼死拼活,咱们几个大佬在后方歌舞升平,打输了是前方作战不利,打赢了是我们指挥得当,但凡有点良心的人,都干不出来这事吧? “脸面值几个钱?什么都没有命重要!” 李孝逸毫不在乎脸的问题。没命了,就什么都没有了,区区脸皮还真不在他的考虑范围。 李孝逸看得很开,却不知已经把李余惊得心惊胆战。 跟着这么一个贪生怕死的废物打仗,真的不会有什么危险吗? 第(2/3)页